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福建省 > 三明市特产

三明市特产介绍第10页

龙池砚地理标志产品
  龙池砚:龙池砚制作的历史悠久,迄今已有七八百年了。因砚石产地在理学名家杨时故里“龙池团”一带,故名“龙池砚”。龙池砚的制作工艺多系祖传,纯属手工生产,砚工很注重选料,因料构图,讲究整体布局、雕刻刀法等。因此,加工一方好的砚台非历时数日不能得以成,真可谓“精工细作”。其工艺砚雕刻精美、花样丰富。所以,到了将乐,怎么能不带回一方精美的龙池砚置于案上呢。文房瑰宝“龙池砚”,素有“闽砚精品”之称,是我国著……[详细]
  将乐擂茶:以普通茶叶为主,加入米、芝麻、黄豆、花生、盐及橘皮,有时也加些青草药,放在一个特殊的大钵中,用一根长尺许的木棍擂动,擂动时发出“隆隆”的声音。制作好的擂茶香味醇厚,在饭后喝上几口,顿感油腻尽退;炎炎酷暑喝擂茶,更是神清气爽。据验证,常喝擂茶还有防风祛寒、清肝明目、利尿、降血压、润肺健胃、润肤美容等功效。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、最隆重的待客礼节。凡人们结婚、添丁、乔迁、参军、提干、升学、做寿……[详细]
  番薯粉也叫地瓜粉,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,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,有粗粒和细粒两种,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。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,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,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,因此,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,因为粘度较粘控制。  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。地瓜粉同样也可以用于油炸,在腌好的排骨上沾上粗粒地瓜粉油炸后,地瓜粉可呈现酥脆的口感,同时颗粒状的表皮也可以带来视觉上……[详细]
  据永安百香果示范基地负责人介绍,百香果亩产最高可达2000公斤以上,亩产收入可超万元,可连续收益十年左右。而且百香果素有“饮料之王”美称,其果汁还可加工制成纯天然优质饮料。 这个基地种植了210亩百香果,预计年产量500多吨,产值600万元。合作社还以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运行,辐射周边乡镇种植600多亩百香果。 永安市新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赖德勇:下步计划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,在三明发展1……[详细]
将乐大球盖菇地理标志产品
  福建将乐县进一步做大大球盖菇产业 一是面积基地化。近年来,将乐县以发展绿色食品为目标,每年大球盖菇的生产面积稳定在3500亩以上,基地从传统的万全、南口、黄潭等地逐步向全县13个乡镇扩展。 二是技术先进化。目前,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推广,全县大球盖的栽培原料从传统的采用杂木屑到目前基本采用稻草、竹屑、五节芒、谷壳等代用料栽培,既充分发挥出该县的资源优势,又实现了“绿色”生产。同时,实行菌(……[详细]
永安黄椒地理标志产品
  永安黄椒是福建省永安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,栽培历史悠久,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。在《永安县志》(万历本)卷四田赋志“物产”和《永安县志》(顺治本)卷四田赋志“物产(志)”、《永安县志.续志》(道光本)卷之九,“物产”中均有记载。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了永安黄椒独特的品质,以其辣、香的独特品质和其它辣椒不同的风味,倍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,堪称八闽一绝。 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永安黄椒 1号系从永安市地方特色辣椒品种永……[详细]
建宁通心白莲地理标志产品
  域范围福建省建宁县行政区域内,包括金溪、濉城、溪口、里心、黄埠、客坊、黄坊、溪源、均口、伊家十个乡(镇)建宁通心白莲,俗称建莲,历史上被誉为“莲中极品”,历代被列入进贡珍品,古称“贡莲”。建宁县是建宁通心白莲的原产地,种莲历史悠久。五代梁龙德初(公元921年),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。清代,建宁通心白莲已闻名遐迩,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建莲为莲之上品,自古属朝廷贡莲。据清乾隆《建宁县志》卷三“池井”……[详细]
尤溪绿茶地理标志产品
  尤溪县茶叶协会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“尤溪绿茶”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证。这是尤溪县继“尤溪绿笋”之后获得的又1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。尤溪县是“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”,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。全县250个村中,适宜种茶的有156个村,山地面积20万亩以上。目前,全县茶园总面积8.53万亩,其中绿茶6.7万亩,茶叶从业人员涉及13个乡镇、150个村、1.5万户5万多人;是三明市县级茶叶面积、产量和产值的……[详细]
河龙贡米地理标志产品
  地域范围  河龙贡米,系指福建省宁化县河龙乡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大米,因原产于河龙乡而得名。 特定品质   以粒细体长、形状似梭、色泽洁白、透明有润泽、饭软而不粘、凉饭不返生、米饭有清香味、营养丰富扬名四海,被誉为“米中珍品”。 文化典故    据清康熙年间出版的《宁化县志》载:伊盆,宁化人,为人豪毅,耿耿有烈士风。1004年,转运使李住起解梅州银绢,本州委通判胡某赍至本都武曲桥锡源驿(今河龙乡)疾故……[详细]
  被誉为“中国竹席之乡”的福建省沙县,入选由世界品牌组织、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联合推选的2007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。素有“中国小吃文化名城” 之美誉的福建沙县,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,不仅是中国小吃文化的发祥地,而且还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上将的故乡,沙县以其鲜明的区位优势、历史特色、旅游特色、生产特色、生态特色而享誉海内外。   福建沙县副县长邓兆盛应邀率团出席在北京……[详细]
  泰宁俗称酒酿,相传,尚书酒为南宋状元邹应龙在担任尚书一职时,从宫廷带回秘方,结合地方酿酒工艺制做而成。其酒色泽淡黄,醇和可口,当地有:营养金汤秘方酿之说。……[详细]
  早在清康熙年间,沙县酿制的甜黄酒就颇负盛名。玉露酒选用糯米、白粬和一定比例的红粬,经二道工序即以酒酿酝制的甜型黄酒,呈褐红色,清亮透明,醇香爽口。……[详细]
  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为原料,将二者混合磨浆,用油烙成薄饼,卷入香菇、熏肉、笋丝、豆腐干等馅料,煎成筒状,油软润滑,色香味俱佳。民间用“报春淑女收画卷”的佳句来形容碧玉卷的美妙。……[详细]
  泰宁县民间每年在传统的“春社”这一天,农村家家户户大做暖菇包,以敬土地神,祈求五谷丰登。这天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,这种习俗流传至今。暖菇包的制作因原料的不同,有包糍和包子之分。暖菇包的皮,由暖菇掺和在普通粳米的米浆里制作成。暖菇,学名叫鼠曲草,初春生长于田野,性味甘,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,芳香扑鼻,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之功效般有两种,一种是菜馅,通常是由腊肉、春笋、香菇等混炒组成;另一种是甜……[详细]
  泰宁人每逢婚丧酒宴,少不了要舂糍粑,为酒宴“垫底”,俗称“饱料”。先将淘洗浸透的糯米用大蒸笼蒸熟,然后倒入石臼中舂烂成糍,取出捏制成各种形状的糍粑。糍粑分糯米糍、状元糍、清明糍、上元糍、乌楮粳米糍等。……[详细]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
粤ICP备13001937号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3号